发扬抗战精神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
[作品]   来自: lilian_xu  
2015/09/30 12:43:01

在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,继承发扬抗日战争民族精神,建设更好的社会主义中国,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,落后就要挨打,综合国力不强就要受辱。一个民族要自强、自立,既要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,又要有强大的文化支柱支撑。在全球化、信息化、市场化浪潮不断高涨的时代,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些弊端需要重新审视,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更是亟待弘扬。

一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负面效应

18 19 乃至2 0世纪以来,人类对现代化的追求,以(工具)理性来实现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本身的控制能力的增长,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,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性后果: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征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、生态危机与传染病,它对人类自身的持续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;对社会生活本身的有效控制则使人类本身陷入全面的、无所不在的被监禁和被支配状态之中;追求物质利益、信仰缺失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健康等。

二、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过多摈弃了优秀传统文化

当人类把“现代化”作为目标追求时,必然是一个不间断的“传统”向“现代”转化的过程,是一个“传统”化“现代”的过程。但“传统”与“现代”的关系不像西方“现代化理论”家们理解的那么简单、抽象。“传统”与“现代”既不能简单地以“好”与“坏”来区分,也不能把两者截然隔离。然而在现在城市发展中,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背离传统,从城市建设到人文环境,从社会习俗到个人修养。正是由于过多的背离,已有社会有识之士正在提出恢复传统文化。

三、现代化并未完全等同于“文明”

人类追求的“现代化”应是一种文明社会、文明世界,但在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、信息社会之后,发展中国家离工业化、现代化目的地似乎遥遥无望;而且进入现代化的发达国家,不仅难以消除吸毒贩毒、卖淫嫖娼、拐卖人口、童工等种种现象,而且凶杀、爆炸、撞机等恐怖活动此起彼伏。而此类社会现象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屡屡出现。此类问题诚然需要社会制度、法律体系的完善来遏制,然而除了这些治标的手段,治本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。弘扬传统文化,强调礼义廉耻,进化社会风气,建立现代文明,任重而道远。

凡此种种,迫使人们不断地反思历史与现实,并试图从思想领域寻找克服这些危机的出路。改革开放的今天,我们更应发扬抗战精神,弘扬传统文化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先辈们已经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,他们用流血牺牲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。现在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,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,使命光荣,任务艰巨。我们坚信,有党的坚强领导,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力支撑,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,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,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