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你老了
叶芝
袁可嘉 译
当你老了,头白了,睡意昏沉,
炉火旁打盹,请取下这部诗歌,
慢慢读,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,
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;
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,
爱慕你的美丽,假意或真心,
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,
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;
垂下头来,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,
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,
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,
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。
威廉·巴特勒·叶芝(1865-1939),亦译“叶慈”、“耶茨”,爱尔兰诗人、剧作家和散文家。
这首诗选自叶芝1893年的诗集《玫瑰》,是叶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,写给他心中的女神,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:茅德·冈。
1889年,23岁的叶芝在伦敦初次见到茅德·冈,茅德当时已是初露头角的明星,醉心于政治。短短的九天时间里,茅德每天都邀请叶芝到她的房间一起进餐,在餐桌上他们讨论戏剧和政治。这次短暂的会面永久的改变了叶芝的生活和创作,多年以后叶芝回忆起这次会面,仍难掩心中的激情:
“我从未想到会在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---这种美,我一直以为只存在于名画、诗歌和古代的传说中。苹果花一般的肤色,脸庞和身体恰如威廉·布莱克所谓的最高贵的轮廓之美,从青春至暮年都绝少改变,那分明不属于人间的美丽!”
茅德·冈年轻聪明、充满热情而又不同流俗,她憎恨英语和大英帝国,全身心的投入爱尔兰独立事业,甚至不惜抛弃自己优越的家世。
1891年叶芝第一次向茅德求婚,但遭到拒绝。她要的只是叶芝的友情,替她写诗和剧本,而与叶芝结婚则非她所愿。
茅德·冈的离经叛道延续到她的私人交往之中。叶芝向她求婚的时候,她与法国记者吕西安·密尔瓦已经有了两个孩子。长子夭折,女儿伊索尔德则活了下来。而叶芝对此一无所知。1902年茅德·冈在又一次回绝叶芝的求婚的时候说:你在悲伤中,创造出美丽的诗篇,对此,你感到快乐。而婚姻是如此乏味,诗人永远不应该结婚。
1903年茅德嫁给了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军首领约翰·麦克布莱德,并育有一个男孩,两年之后婚姻破裂。叶芝继续向茅德求婚,但还是被拒绝了。1916爱尔兰激进组织发动了反英起义,但惨遭失败,麦克布莱德以叛国罪被处死。叶芝先后向茅德和伊索尔德求婚,均遭拒绝,这是叶芝最后一次向茅德求婚。
期间,在1898年12月,茅德·冈曾含蓄的暗示她有意下嫁叶芝,她向他袒露了与吕西安的关系,并承认伊索尔德是她和吕西安的女儿(之前叶芝一直以为伊索尔德是她的养女,叶芝还极力为她辟谣,但看起来那些流言并非空穴来风)。她向叶芝坦白孩子的身份本来是想获取他的信任,但结果适得其反,叶芝感到极度的耻辱,退缩了。
但茅德·冈始终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,并且一直是他诗歌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。
假如生活欺骗了你
普希金
假如生活欺骗了你,
不要忧郁,也不要愤慨!
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,
相信吧,快乐之日就会到来。
我们的心儿憧憬未来
现今总是悲哀:
一切都是暂时的,转瞬即逝,
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。
普希金(1799-1837),俄罗斯文学之父。
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。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,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。在这样的处境下,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,他热爱生活,执著地追求理想,相信光明必来,正义必胜。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:当生活欺骗了你时,不要悲伤,不要心急;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,一切都会过去,未来是幸福、美好的。
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,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,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。第二节,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,并告诉人们,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,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。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,也是生活的真谛。
普希金自言,要“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”,别林斯基也曾说过:“普希金天性是可亲可爱的人,他是诚心诚意愿意向每一个他觉得是‘人’的人伸手的……他内心有着许多赤子似的和善、温良和柔顺的成分。”因而,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、温和的、柔情的、馥郁的、优雅的东西。